OFweek工控網訊:當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建設處于大的變革時代,在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同時,我國機器人也面臨著技術與品質的變革。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再僅靠產能和價格競爭,而是要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打造出品牌影響力和品質。
當前,機器人正在加緊“入侵”中國工廠的生產線。伴隨著這個潛力無限的市場,機器人產業也開始步入“黃金時代”,企業、資本、政府紛紛聚焦機器人產業,一場“機器人大戰”正在拉開帷幕。放眼全球,近年來機器人產業已成為各國爭奪的制高點,我國也在“十三五”規劃中將機器人列為可大力推進創新和產業化的新興前沿領域。
“中國制造2025”的先行軍
機器人產業是“中國制造2025”建設中最先取得突破的行業,這得益于中國產業升級的剛性需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企業的利潤大大收縮,加之人民幣貶值,大量出口加工類企業的利潤已經微乎其微。通過智能制造實現產業升級,進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中國制造業的必由之路。
市場研究公司IDC最新發布的有關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報告指出,到2018年,中國制造業機器人采用率預計增長將超過150%。報告同時提出,工程導向價值鏈企業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機器人采用者,但伴隨著中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逐步提高,未來兩年,品牌導向價值鏈企業、資產導向價值鏈企業和技術導向價值鏈企業在機器人采用方面都將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機會。
產業發展增速領先全球
中國機器人產業處于大的變革時代,國產機器人企業在最近短短幾年時間就從幾十家發展到現在有幾千家。據悉,2016年機器人在中國銷量占全球銷量超30%,中國連續四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GGII預計,未來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保持超過20%的增速。從目前情況來看,日韓、歐美自動化水平較高,3C產業機器人密度高;中國市場需求逐漸釋放,未來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兩個方面將來自3C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3C行業將會是機器人需求增長最快的行業,需求量最大,應用最成熟,未來新能源汽車是較大的拉力。
在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同時,我國機器人也面臨著技術與品質的變革。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再僅靠產能和價格競爭,而是要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打造出品牌影響力和品質。在這一過程中,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并購。并購布局可補短板、強能力,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細分市場系統集成領域收購相關優勢企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的整體研發水平。
市場天花板未達上限
據了解,工業機器人主要包括核心零部件生產、本體制造、系統集成和行業應用等環節,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是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部件。目前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是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的強項所在。屹唐研究院相關資料顯示,在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中,國內大部分知名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已經能夠自主生產控制器,但是和國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伺服電機、減速器仍大量依賴進口,高昂的采購成本成為制約國產機器人發展的瓶頸之一。
由于未能掌握核心技術,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毛利非常低。目前核心零部件均掌握在海外企業手中,減速器占總成本的33%,伺服電機占35%,控制器、傳感器又占去20%,而中國企業強項的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大約只占10%的利潤?,F階段應該集中力量解決國產基礎硬件和關鍵零部件的質量問題。哪怕一個軸承,我們可以做到國際一流水平,那么人工智能機器人事業一定會突飛猛進、彎道超車。
文章關鍵字: